每件產品皆通過設計師對品質與美感的最高要求成為打造完美空間最重要的基礎,集結各領域頂尖人才的團隊,密切掌握時尚前線動態
提供給客戶群並符合健康、時尚、環保的建材更是首選我們提供客戶品質保證
各種類材料:進口超耐磨、SPC石塑防水耐磨地板、國產海島型、稀有實木地板、專屬訂製地板、專業施工、細心保固

請立即點擊下方圖片了解更多細節吧!

RRR78121HHH15WDGG554

 

一種是已用於治療愛滋病的藥物組合,一種是在二戰期間首次試驗的瘧疾治療藥物,一種是有望抗擊伊波拉病毒卻宣告失敗的新型抗病毒藥物。 這些藥物中是否有一種能拯救新冠肺炎患者免於嚴重傷害或死亡?就在上周五,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了一項名為「團結」(SOLIDARITY)的大型全球試驗,以確定是否有治療這種由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的方法。 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努力——傾盡全力、團結協作在大流行病期間迅速收集可靠的科學數據的努力。這項研究可能包括幾十個國家的數千名患者,試驗的設計儘可能簡單,這樣一來,即使是不堪重負的醫院也能參與進這項大型試驗。 約15%的新冠肺炎患者表現出嚴重癥狀,醫院不堪重負,人們迫切需要治療方案。因此,研究人員和公共衛生機構並沒有從零開始研製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被開發和測試的藥物,而是寄希望於將已獲批用於治療其他疾病、且已知基本安全的藥物的重新利用。他們還在研究一些未獲批的藥物,這些藥物在治療SARS非典和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另外兩種致命的冠狀病毒疾病)的動物實驗中表現良好。 緩解或殺死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可以用於挽救重癥患者的生命,但也可以用於預防,以保護醫護人員和其他感染高危人群。藥物治療也可以減少患者在重癥監護病房(ICU)的時間,騰出關鍵的病床。 科學家們已經提出了幾十種現有的藥物化合物進行測試,但世衛組織目前的重點是他們所說的四種最有前途的治療方法:一種名為Remdesivir(瑞德西韋)的試驗性抗病毒化合物;瘧疾治療藥物氯喹和羥氯喹;聯合使用兩種抗愛滋病藥物——洛匹那韋和利托那韋;以及同樣的抗愛滋病藥物組合加上干擾素(一種可以幫助削弱病毒的免疫系統信使)。 目前已經有一些在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這些藥物的數據——抗愛滋病藥物組合在中國的一項小型研究中失敗了——但是世衛組織認為對更多的患者進行更大規模的試驗是有必要的。 在「團結」大型試驗中,收錄信息是很簡易的。當一位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被認為符合條件時,醫生可以將患者的數據輸入世衛組織網站,包括任何可能改變疾病進程的潛在情況,如糖尿病或愛滋病毒感染。參與者必須簽署一份知情同意書並掃描發送給世衛組織。在醫生說明他/她所在的醫院可以提供哪些藥物後,世衛網站將隨機分配使用其中一種藥物或當地的標準治療方案對患者進行治療。 世衛組織免疫、疫苗和生物製品司的衛生官員Ana Maria Henao-Restrepo說:「在這之後,就不需要更多的測量值或文件記錄了。」醫生將記錄患者的住院時長、出院或死亡的日期、以及患者是否需要吸氧。她說:「就是這樣。」 該試驗設計並不符合醫學研究的黃金標準——雙盲,因此當患者知道他們在服用一種候選藥物時,可能會產生安慰劑效應。但世衛組織表示,他們必須在科學的嚴謹性和速度之間取得平衡。Henao-Restrepo說,「團結」的想法是在不到兩周前提出的,世衛組織希望在接下來的一周內能建立起支持性文件和數據管理中心。「我們在以創記錄的速度開展這項工作。」她說。 紐約大學蘭貢醫學中心的生物倫理學家阿瑟·卡普蘭(Arthur Caplan)說,他喜歡這項研究的設計。卡普蘭說:「沒人想要給那些已經身負重擔、承擔感染風險的一線醫護人員再增添負擔。」卡普蘭建議,沒有負擔過重的醫院或許能夠記錄更多有關疾病進展的數據,比如跟蹤記錄患者體內的病毒水平。 但對於公共衛生來說,簡單的結果是世衛組織目前尋求的唯一衡量值。柏林大學附屬夏里特醫院的病毒學家Christian Drosten說:「我們真的還沒有足夠了解這種疾病,例如我們無法確認當患者咽喉部位的病毒水平下降時意味著什麼。」 上周日,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宣布將在歐洲協調進行一項名為「發現」(Discovery)的附加試驗,該試驗將參照世衛組織的「團結」試驗,包括來自至少7個國家的3200名患者,其中包括800名來自法國的患者。該試驗將測試除氯喹外的其他相同藥物。 Henao-Restrepo說,其他國家或醫院也可以組織附加研究。他們可以自由地進行額外的測量或觀察,例如在病毒學、血氣、化學和肺部成像方面。她說:「儘管對這種疾病的自然史或試驗治療的效果進行有組織的額外研究很有價值,但這些並不是核心要求。」 Henao-Restrepo表示,首先測試的藥物清單是由一個科學專家組為世衛組織制定的,他們自1月份以來一直在評估候選治療藥物。該專家組選擇了最有可能起作用、在之前的使用中安全數據最多、並且如果試驗證明藥物有效,可以足夠治療大量患者的藥物。 ... 新冠病毒的透射電子顯微鏡圖像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以下是「團結」大型臨床試驗將要測試的治療方案: Remdesivir 瑞德西韋 新型冠狀病毒給了這種藥物「重生」的機會,因為它曾在伊波拉病毒治療測試中失利。去年,研究人員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伊波拉病毒爆發期間測試了Remdesivir以及其他三種治療方法。Remdesivir沒有表現出預期的療效,但另外的兩種方案成功了。 Remdesivir最初由Gilead吉利德公司研發,用於對抗伊波拉病毒和相關病毒,它通過抑制一種關鍵的病毒酶——RNA依賴性的RNA聚合酶來抑制病毒的複製。 但Remdesivir針對的酶與其他病毒相似。2017年,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員在試管和動物實驗中發現,這種藥物可以抑制導致SARS非典和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的冠狀病毒。 在美國確診的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是華盛頓州斯諾霍米什縣的一名年輕男子,他在病情惡化時接受了Remdesivir治療,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份病例報告,他的病情在第二天有所改善。而另一名加利福尼亞州的患者,醫生曾認為他可能活不下去了,但在接受Remdesivir治療後也康復了。 這些來自個案的證據還並不能證明這種藥物是安全有效的。儘管如此,復旦大學長期致力於冠狀病毒治療的姜世勃說:「從'團結'試驗的所有藥物來看,Remdesivir最有可能用於臨床。」姜非常看好這種不會引起毒性反應的藥物。 然而,愛荷華大學冠狀病毒研究人員斯坦利·帕爾曼說,像大多數其他藥物一樣,如果在感染早期就使用這種藥物,它的治療效果可能會大得多。他說:「你真正想做的是給那些出現輕微癥狀的病人開這種藥,但你不能這麼做,因為這是一種靜脈注射藥物,它很昂貴,而且100人中有85人並不需要它。」 氯喹和羥氯喹 在上周五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稱氯喹和羥氯喹是「遊戲規則的改變者」。他的言論導致這種已有幾十年歷史的抗瘧疾藥物的需求激增。(卡普蘭說:「這讓我想起了衛生紙現象,大家都衝到商店搶購衛生紙。」) 世衛專家組最初沒有將這兩款藥物劃入本次「團結」的試驗範圍,但3月13號在日內瓦舉辦的一次會議改變了他們的想法。根據世衛組織調查藥物潛力的工作小組的報告,這款藥物在許多國家引起了相當大的關注,這種廣泛的關注促使「有必要審查新出現的證據,以便就該藥物的潛在療效作出決定。」 關於這兩種藥物的可用數據很少。這些藥物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內泌體的酸性,內泌體是細胞內部用來吸收外部物質的隔間,一些病毒可以通過這些隔間進入細胞。但是新冠肺炎病毒的主要進入途徑是另一種,利用其所謂的突刺蛋白附著在人體細胞表面的受體上。細胞培養的研究表明,氯喹對新冠肺炎病毒有一定的活性,但所需的劑量通常很高,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毒性。 氯喹對另外兩種病毒性疾病——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病的細胞研究結果令人深受鼓舞。但在隨機臨床試驗中,這兩種藥物對人體的效果並不理想。感染基孔肯雅病的非人靈長類動物在服用氯喹後病情變得更加糟糕。 德國吉森大學肺部感染專家Susanne Herold說:「研究人員已經在一種又一種病毒上試驗過這種藥物,但它在人類身上從未奏效。所需的劑量實在太高了。」 關於這種藥物對新冠肺炎的治療效果尚不明確。中國研究人員在BioScience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稱,他們給100多名患者服用了氯喹,並宣傳了氯喹的益處,但這一說法背後的數據尚未公布。世衛組織指出,中國共有20多項新冠肺炎的研究使用了氯喹或羥氯喹,但很難獲取研究的結果。「世衛組織正在與日內瓦特派團的中國同事溝通,並已得到加強合作的保證。然而,關於氯喹的研究還沒有共享數據。" 法國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用羥氯喹治療了20名新冠肺炎患者。他們的結論是,該藥物顯著降低了患者鼻拭子中的病毒載量。但這不是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也沒有報告例如死亡在內的臨床結果。在上周五發布的指南中,美國危重癥護理醫學協會表示:"沒有足夠的證據來發布對患有新冠肺炎的危重癥成年患者使用氯喹或羥氯喹的建議。" 羥氯喹的使用可能弊大於利。這種藥物有多種副作用,並且在極少數情況下會損害心臟。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傳染病醫師David Smith說:「由於有心臟病的人出現嚴重的新冠肺炎病癥的風險更高,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但他同時表示:「這是一個警告信號,但我們仍需要進行試驗。" 還有就是,突然間大量使用該藥物治療新冠肺炎,可能會使那些需要用該藥物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瘧疾的人更難以獲得這種藥物。 利托那韋/洛匹那韋 這種商品名為克力芝(Kaletra)的藥物組合於2000年在美國被批準用於治療愛滋病感染。雅培公司開發的洛匹那韋是專門用來抑制愛滋病病毒蛋白酶的。愛滋病病毒蛋白酶是一種重要的酶,在新病毒組裝過程中,它能將一條長蛋白鏈裂解成多肽。由於洛匹那韋在人體內很快會被我們自己的蛋白酶分解,所以這種藥物組合中含有低水平的另一種蛋白酶抑制劑——利托那韋,它能讓洛匹那韋在患者體內的存留時間更長。 這種藥物組合也可以抑制其他病毒的蛋白酶,特別是冠狀病毒。它在感染了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的狨猴身上顯示出了療效,在SARS非典和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患者身上也進行了測試,儘管這些試驗的結果並不明確。 然而,這種藥物組合用於新冠肺炎治療的首次試驗卻不盡人意。武漢的醫生給199名患者開了利托那韋/洛匹那韋藥物組合,每天兩次,一次兩片,再加上標準化治療,而另一組患者則只使用標準化治療。3月15日,他們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報告稱,兩組患者之間沒有明顯的差異。 但是作者警示說,那些患者的病情非常嚴重——超過五分之一的患者死亡——因此,當時的治療可能為時已晚,於事無補。雖然該藥物通常是安全的,但它可能與常用於重癥患者的其他藥物相互作用,醫生警告稱,這可能導致嚴重的肝損傷。 利托那韋/洛匹那韋+干擾素 「團結」大型試驗還將會這兩種抗病毒藥物與干擾素結合使用。干擾素是一種調節體內炎癥的分子,在感染了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的狨猴身上也顯示出了療效。目前,這三種藥物的組合正在沙烏地阿拉伯的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患者身上進行試驗,這是針對該疾病的首次隨機對照試驗。 但是德國吉森大學肺部感染專家Susanne Herold警告說,在新冠肺炎重癥患者身上使用干擾素可能存在風險。"如果在疾病晚期使用(干擾素),很容易導致更嚴重的組織損傷,而不是幫助患者康復。" 成千上萬的患者 「團結」大型試驗的設計可以隨時改變。一個全球數據安全監測委員會將定期審查中期結果,並決定四種藥物中的任何一種是否有明顯的效果,或者是否可以因為沒有顯著效果而取消某一種藥物療法。還有幾種藥物,包括由日本富山化學公司生產的流感藥物——法匹拉韋(Favipiravir),也可能被添加到試驗中。 Henao-Restrepo說,為了從研究中獲得可靠的結果,可能需要招募數千名患者。阿根廷、伊朗、南非和其他幾個非歐洲國家已經簽署了協議。世衛組織還希望開展一項預防試驗,使用相同的基本方案測試可用於保護醫護人員不受感染的藥物。 根據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於3月22日發布的新聞稿,「團結」試驗的歐洲夥伴試驗「Discovery發現」將招募來自法國、西班牙、英國、德國以及比荷盧的患者,這項試驗將由里昂大學醫院中心的傳染病研究員Florence Ader領導。 Henao-Restrepo說,在疫情爆發期間進行嚴格的臨床研究是一項十分嚴峻的挑戰,但這是抗擊病毒、取得進展的最佳途徑。「迅速得到答案是至關重要的,找出有效的治療方案,我們認為隨機試驗提供的證據就是最好的判斷方法。」

 

 

內容簡介

「這本哲學書真的好有用!」商務人士熱烈廻響
*日本亞馬遜5顆星暢銷書 銷售突破30000冊!
世界一流獵頭企業公司KORN FERRY資深合夥人
在工作的修羅場上淬鍊出來的50件哲學武器

  全世界的菁英都知道要學哲學,
  但只有能增加你解讀力與洞察力的哲學,才能讓你成為真正的菁英

  ◆在工作的戰場上,哲學是你最有用的武器。
  ․邏輯、倫理、情感(亞里斯多德)──只靠邏輯叫不動人
  ․無名怨憤(尼采)──你的「妒忌」是我的商機
  ․平凡的邪惡(漢娜•鄂蘭)──壞事是停止思考的「平凡人」幹出來的
  ․奈許均衡(約翰•奈許)──最強的策略是「好人,但也接受挑釁」
  ․脫序(艾彌爾•涂爾幹)──「工作形態改革」的盡頭是可怕的未來
  ․無知之知(蘇格拉底)──學習會停頓在「我懂了」的瞬間
  ․能指與所指(索緒爾)──語言的豐富度直接通往思考的豐富度
  ․可否證性(卡爾•波普爾)──「科學」並不等於「正確」

  說到哲學,一般人都將它定位為「現實世界用不上的素養」。這是誤解。
  事實上,在商務人士培養「創意思想」,即對現狀體制抱持批判精神上,這門學問會給我們重要的啟示。

  本書針對商務人士的需要,用新的觀點解說「無知之知」、「邏輯、倫理、情感」、「平凡的邪惡」、「反脆弱」等50個概念。是正在第一線上工作的經營顧問才寫得出來的「哲學使用手冊」。

  ․關於「人」的關鍵概念──為了思考「這個人為什麼會做這種事」
  ․關於「組織」的關鍵概念──為了思考「這個組織為什麼不改變?」
  ․關於「社會」的關鍵概念──為了理解「現在有什麼事在發生」
  ․關於「思考」的關鍵概念──為防落入常見的「思考陷阱」

  不懂哲學的企業人是無知的,他們反而會給社會帶來危險,本書從企業人士應該要有的哲學觀念為出發,幫助你脫穎而出,成為有素養的領導人。

日本amazon讀者熱評持續不斷:

  ․它讓我學會如何解釋及使用哲學。閱讀之後,我們的世界觀就不同了。——haru

  ․這本書可以幫助你建立思考事物的架構。——Kanji Moritaka

  ․非常易於閱讀和理解,這本書去除了哲學的深奧定義,將哲學概念應用在現代社會的事件上,並提出了作者的建議和見解。——a people developer

  ․乍看之下很難的文字改用商業場景取代,很容易理解。—— Amazon カスタマ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山口周


  一九七〇年出生東京都。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哲學系畢業,同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主修美學美術史學,碩士課程修畢。在電通、波士頓顧問集團工作過,參與以組織開發、人才培訓為專業的KORN FERRY獵頭企業公司。現在是該公司資深客戶合夥人。專業為革新、組織開發、人材/領導人培育。同時也是Mobile Factory股份公司的獨立董事。一橋大學經營管理研究科兼任講師。著作有《外資系顧問教你 將讀書與工作連結的技術》、《美意識:為什麼商界菁英都在培養「美感」?》、《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等書,目前定居神奈川縣葉山町。

譯者簡介

陳嫻若


  日文系畢。曾為出版社日文編輯,目前專職日文翻譯。喜歡閱讀文學,也樂於探究各領域的知識,永遠在翻譯中學習。譯作有《穿越光之小徑》、《晴空下與你一起狂奔》、《能力交換屋》、《今天也謝謝招待了》、《怒》、《贖罪》、《眾神的遊樂園》、《狹小宅邸》等。
 

目錄

前言        1
為什麼商務人士必須學「哲學」?   
【商務人士學習哲學的意義1】正確洞察狀況
【商務人士學習哲學的意義2】學習批判性思考的要領
【商務人士學習哲學的意義3】訂定課題
【商務人士學習哲學的意義4】防止再次發生悲劇
 
第1部  哲學是最有用的「工具」
本書不是所謂的「哲學入門」
【與同類書的差異1】目次不使用時間軸
【與同類書的差異2】基於個人的實用性
【與同類書的差異3】包羅哲學以外的領域
為什麼讀哲學令人挫折?
以兩個主軸整理歷史上所有哲學家的論述
回應「What式問題」的答案,比較多無聊的內容
重要的是從「過程」中學習
「我思故我在」並不重要的原因
 
第2部  將知識戰鬥力極大化的50個關鍵概念
第1章  關於「人」的關鍵概念——為了思考「這個人為什麼會做這種事」
01 logos(邏輯)、ethos(倫理)、pathos(情感)──只靠邏輯叫不動人/亞里斯多德
02 預定論──神並沒有說,只要努力就有回報/約翰.喀爾文
03 白板──沒有「與生俱來」這種事,人是憑著經驗形成現在的樣子/約翰.洛克
04 無名怨憤──你的「妒忌」是我的商機/弗里德里希.尼采
05 人格面具──我們都戴著「面具」活著/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06 逃避自由──自由伴隨著難耐的孤獨與沉痛的責任/埃里希.弗洛姆
07 獎賞──愈是不確定的事物,人愈容易著迷/伯爾赫斯.史金納
08 介入──創造人生,把它當作「藝術作品」吧/尚.保羅.沙特
09 平凡的邪惡──壞事是停止思考的「平凡人」幹出來的/漢娜.鄂蘭
10 自我實現的人──達成自我實現的人,其實「人脈」並不廣/亞伯拉罕.馬斯洛
11 認知失調──人是一種為了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不惜改變意識的生物/利昂.費斯汀格
12 服從權威──人在團體裡從事某件事時,個人的良心便難以發揮作用/斯坦利.米爾格倫
13 心流理論──人在什麼時候能將能力發揮到極限,而產生充實感呢?/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
14 預告的獎賞──「預先告知」的獎賞,會明顯毀滅解決問題的創造力/愛德華.德西
 
第2章  關於「組織」的關鍵概念——為了思考「這個組織為什麼不改變?」
15 馬基維利主義──為了讓統治更好,可以容許不道德的行為/尼可洛.馬基維利
16 魔鬼代言者──敢於「挑毛病者」的重要性/約翰.史都華.彌爾
17 共同體與社會──過去日本企業是「村落共同體」/斐迪南.滕尼斯
18 解凍=混亂=再凍結──變革是從「結束習慣熟悉的過去」開始/庫爾特.勒溫
19 卡理斯瑪(charisma)──統治正當化的三個要素「歷史正當性」、「魅力」、「合法性」/馬克斯.韋伯
20 他人的面孔──只有「不能溝通的人」,才會讓人想學習和領悟/伊曼紐爾·列維納斯
21 馬太效應──「凡是有的,還要賜給他,使他豐足有餘;凡是沒有的,連他有的也將從他那裡被拿走」/羅伯特.金.莫頓
22 奈許均衡──最強的策略是「好人,但也接受挑釁」/約翰.奈許
23 權力距離──上司應積極探尋反對自己的意見/吉爾特.霍夫斯泰德
24 反脆弱──「工程公司的木工師傅」與「大型承包商的職員」哪一種走得遠?/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
 
第3章  關於「社會」的關鍵概念——為了理解「現在有什麼事在發生」
25 異化──人類被自己建立的系統擺了一道/卡爾.馬克思
26 利維坦──「依靠獨裁形成的秩序?」「擁有自由的無秩序?」/湯瑪斯.霍布斯
27 公共意志──谷歌有可能成為民主主義的裝備?/尚-雅克.盧梭
28 看不見的手──追求「最佳解」不如追求「可滿足解」/亞當.斯密
29 自然淘汰──適應力的差距,會因為突變而偶發性產生/查爾斯.達爾文
30 脫序──「工作形態改革」的盡頭是可怕的未來/艾彌爾.涂爾幹
31 禮物──建立不是「提供能力,獲得薪餉」的關係吧/馬瑟.牟斯
32 第二性──性歧視根深柢固,融入了血液和骨子裡/西蒙.波娃
33 偏執與精神分裂──一發現「好像快完蛋」就趕快跑吧/吉爾.德勒茲
34 階級差距──歧視與階級都是因為「同質性」高而產生/塞吉.莫斯科維奇
35 圓形監獄──如何靠組織運用「監視的壓力」?/米榭爾.傅柯
36 差異的消費──自我實現是靠著「與他者差異」的形式來定義/尚.布希亞
37 公正世界理論──「無形努力必然會得到回報」的大謊言/梅爾文.勒納
 
第4章  關於「思考」的關鍵概念——為防落入常見的「思考陷阱」
38 無知之知──學習會停頓在「我懂了」的瞬間/蘇格拉底
39 理型論──是不是困在理想裡輕視現實?/柏拉圖
40 偶像──「誤解」是有模式的/法蘭西斯.培根
41 我思──不如當作沒發生過,從「確定無疑處」重新開始/勒內.笛卡兒
42 辯證法──進化是「過去發展的回歸」/格奧爾格.威廉.弗德里希.黑格爾
43 能指與所指──語言的豐富度直接通往思考的豐富度/斐迪南.德.索緒爾
44 懸置──暫時保留「客觀的事實」/埃德蒙德.胡塞爾
45 可否證性──「科學」並不等於「正確」/卡爾.波普爾
46 拼裝──雖然不知道有什麼用處,但是感覺應該有/克勞德.李維-史陀
47 典範轉移──世界不會「驟然」翻轉/湯瑪斯.孔恩
48 解構──你被「二元對立」綁住嗎?/雅克.德希達
49 預測未來──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未來/艾倫.凱伊
50 軀體標記──不只是人腦,身體也會思考/安東尼歐.達馬吉歐
商務人士哲學書導引
 
 

前言

無修養的商務人士是「危險分子」


  我並不是哲學、思想的專家,但是為什麼我要為商務人士寫這本「哲學、思想」的書呢?其原因,可以用一句話來歸納:

  因為商務人士參與世界的建設,所以我希望他們能了解哲學、思想的精華。

  我在前作《美意識:為什麼商界菁英都在培養「美感」?》當中提到,培育在社會上掌握強大權力、影響力菁英的教育中,以哲學為中心的博雅教育愈來愈受到重視,這是現在世界的風潮。

  從歷史來看,自近代開始,歐洲負責培育英才的教育機構中,一直都將哲學和歷史設為必修。即使到了今日,培養出多位政治、經濟菁英的牛津大學,招牌的三大學系「PPE(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哲學、政治、經濟學系)還是以哲學為三學問領域之首。法國高中課程(lycée)中,不論理科文科,哲學都是必修科目。高中畢業考第一天第一堂測驗,傳統上都是哲學科考試。在巴黎待過一段時間的人,應該也都曾在辦公室或咖啡廳裡聽到,人們拿畢業考哲學考試出了什麼題目、自己會怎麼回答當作話題吧。

  我們把目光轉到美國。亞斯本研究院(Aspen Institute)是世界聞名的企業領導人的教育機構,研究院內有來自各全球企業的準經營幹部。他們是世界上「時薪」最高的人,但卻一齊聚集在這個風光明媚的滑雪聖地──亞斯本山麓,認真地學習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馬基維利、霍布斯、洛克、盧梭、馬克思等哲學、社會學經典。

  為什麼他們會將一般視為「沒什麼用的學問代表」,放在學習優先順序的那麼前面呢?一九四九年,亞斯本研究院的發起人,(當時)芝加哥大學教授羅伯.哈金斯(Robert M. Hutchin),在促成該研究所設立的「歌德誕辰二○○年紀念」的國際會議上,就「領袖人物需要素養的理由」,發表了下面的看法:

  .沒有素養的專家,是我們文明的最大威脅。
  .所謂的專家,難道是只要有專業能力,就不需要素養,或是對諸多事物無知也沒關係嗎?
  ——引自日本亞斯本研究院網站

  見解確實精闢。哈金斯的意思是學習哲學,並不是為了「有用」、「很酷」或是「變得聰明」,但是有社會地位的人如果不學習哲學,這種人「會成為文明的威脅」,也將會是「危險的人」。

  相反地,日本的狀況又是如何呢?二○一八年一月,筆者有機會以提問者的身分,參加了關西經濟同友會,與代表關西財經界的企業領導人,討論「文化與企業」的關係。但是,到了現場才發現,沒有企業領導人能對該主題「闡述自己意見」,至少場內一個都沒有。許多經營者從頭到尾提出的,多是「文化賺不了錢」「我想把錢用在祇園,但是沒有時間」等幼稚的發言,根本沒有人能夠對「企業經營對文化形成造成的影響」發表看法。

  另一方面,這類無教養的「賺錢專家」(雖然看起來也並非那麼賺錢……)所率領的許多日本企業,卻不斷做出連小孩都為之驚訝的違法行為,有鑑於此,可以知道,哈金斯這個問題意識──即亞斯本研究院設立的前提──極具有前瞻性。

  為什麼商務人士必須學「哲學」?

  前面,筆者引用了羅伯.哈金斯的質問,正是這個質問促成了亞斯本研究院的創立,另外也敘述了「領導者必須具備哲學素養的原因」,接下來,再根據筆者個人的經驗,從稍微功利的角度,來談談學習哲學、思想的優點。

  理由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四大項:

  ①正確洞察狀況。
  ②學習批判性思考的要領。
  ③訂定課題。
  ④防止再次發生悲劇。

  接下來,我將按照順序說明。

  【商務人士學習哲學的意義①】正確洞察狀況

  「……真虧你想得到這個層面啊。」

  與客戶面對面開會時,不時會得到這樣的評語。當會議中未能確定問題的輪廓,或是整理不了問題的原因時,我會在會議時間快要結束前,突然丟出「問題該不會是○○○吧?」的疑問,然後霎時雲開霧散,豁然開朗。這時候,客戶就會說出「……真虧你想得到這個層面啊」的評語。他們大多都會露出微微吃驚,但又有些開心的複雜表情。

  但這種時候,我幾乎都不是在腦海中從零開始組建思考,而是將哲學、心理學或經濟學的概念,套入眼前的狀況,試圖思索出一個理路。本書介紹的五十個「哲學、思想關鍵概念」,就是從筆者自己擔任顧問的經驗中,嚴選出「應該了解」,而且「對於突破困境非常有效」的概念來介紹給大家。學習哲學的最大效用,在於可以得到許多提示,以便深刻洞察「現在,眼前發生了什麼事」。而且,不用說許多經營者或社會運動家,都必須面對「現在,眼前發生了什麼事」這樣的問題,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問題。總而言之,學習哲學家留下的關鍵概念,在面對「現在,眼前發生了什麼事」的問題時,可以獲得重大的洞見,進而找出答案。不過,如果不舉出具體的實例來說明,恐怕一般人很難了解。

  舉例來說,現在世界上正在掀起一股「教育革命」的潮流,其中又以芬蘭最為有名,舉例來說,像是他們廢止課程按年次分級、廢止按科目區分課程。說到學校上課,我們腦海裡想到的,大多是同年齡的孩子一起坐在教室裡,同時學習同一項科目,所以聽到芬蘭採取這種體系,可能會覺得很奇怪,因而把它理解為不同於自己熟悉的、某種「新型的教育架構」。

  但是,這裡如果用辯證法的框架來思考,就會出現另一種理解,那就是它並不是「出現了新的教育體系」,而是「舊教育體系的復活」。

  假設有某主張稱為A,另外有一個相反的矛盾主張稱為B,如何不否定兩者,而統合進化為新主張C,這種思考的過程即是所謂的辯證法。不過此時,這種統合、進化並不是在直線上進行,而是呈「螺旋式」。螺旋式的意思,就是從側面來看,它是鋸齒形的上升運動,從上往下看,則是圓形的旋轉運動。簡言之,就是「發展」與「復古」同時發生的意思。

  我們所熟悉的教育體系,是將一定年齡的孩子集中在同一個地方,分割授課時間,讓他們學習同一學科,這是明治時代在富國強兵的政策下,為了對大量的孩童施行工廠式的教育,才編成的系統。自人類誕生以來,就一直在從事孩子的教育,歷史亙古長達數萬年,所以,現在的教育體系,只是在這悠久歷史中極短期間所採取的方式,可以說是一種例外的方式。

  那麼,明治維新之前又是什麼樣的教育系統呢?那就是所謂的私塾教育。回頭看看當時的私塾,學生年齡大小有別,學習的科目也各不相同,與現在世界發展的教育系統在方向上十分近似。

  也就是說,在習於近代教育系統的我們看來,這系統雖然非常「新穎」,但其實從長遠的時間軸來思考,它卻是「古老」的東西。但是,「古老的系統」也並非原封不動的復活,否則就只是單純的後退。古老的系統帶著某些發展的元素回歸,以教育系統來說,這所謂「發展的元素」就是ICT了。為免占用本書的篇幅,關於教育系統發展的解說,就說到這裡吧。

  教育系統這個主題即是一個例子,一個人懂不懂辯證法的概念,對他能不能洞察現在的新潮流乃是「過去系統發展上的回歸」,有著很大的影響。

  過去哲學家建議的種種思考框架或概念,有助於更深入了解眼前發生的事,這究竟是什麼樣的運動,以及未來還會發生什麼事。我再說一次,這個「現在正在發生什麼,未來又會發生什麼」的疑問,應該是商務人士必須面對的問題中,最重要的問題。而在思索這樣重要的問題時,哲學就能給予我們許多強有力的工具和概念。

  【商務人士學習哲學的意義②】學習批判性思考的要領

  商務人士學習哲學的第二個優點,是「學習批判性思考的要領」這一點。因為整個哲學的歷史,可以說完全就是對世人言論進行批判性探討的歷史。

  關於這一點,後面會有詳盡的解說,而過去哲學家面對的問題,大致可以整理為二類,一是「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即所謂「What 的問題」,第二「我們在這其間應該如何生存」即「How 的問題」。自古希臘以來,幾乎所有哲學家面對的問題,都可以納入這兩類當中,但儘管如此,卻還存在著那麼多的哲學家論述,這證明了世上未尚出現決定性的答案,來回答這些問題。

  哲學家面對問題,提出他們自認的答案:「會不會是這樣呢?」如果世人認為那個答案具有說服力,在一段期間內它就會成為世上的「經典」理論而普及開來。但是,後來現實發生了變化,經典理論看起來變得粗糙……,也就是說,它的回答無法精準地說明現實,或是無法妥善地處理現實的需要。於是,新的哲學家便會出來批判「那個答案恐怕不對吧?」而再提出別的答案。哲學的歷史就是靠著「提出想法→批判→再提出想法」這樣周而復始的脈絡形成的。

  那麼,為什麼這一點對商務人士很重要呢?因為在商貿上也應該具備批判性思考。面對變幻莫測的現實,商務人士必須批判性地重新審視當下的思考方式和應對,調整自己的應對態度,將過去運行順利的結構變更為適應現實變化的形式。以前,在英語中,企業叫做Going Concern,意思是「在永續的前提下經營的組織」,重點在於面對「環境的變化」「企業永續發展」,也就是說,企業成立的前提,是「不斷地在變化」。

  也許有人看到這段話會認為「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若是如此,為什麼那麼多日本企業很難達到這個「天經地義」的概念呢?最大的重點在於「變化」一定「伴隨著否定」,在否定過往成立的思考方式、行動方式上,接受新的思考方式、行動方式。難的不是在「啟動」「新的思考方式、行動方式」,而是用批判的眼光掌握「舊的思考方式、行動方式」,讓它「結束」。先用批判性的眼光重新審視以往有效的「思考方式」,如果,它已經不能妥善地適應現實、無法精確地說明現實,就必須思索其原因,提出新的範本,這就是哲學家持續不斷在做的事。而學習哲學的好處之一,就是儘管探討的問題並不相同,但是卻能以知性的態度或頭緒,有意識地去批判、考察這種「無意識間規定自己行動與判斷的潛在前提」。

  【商務人士學習哲學的意義③】訂定課題

  商務人士經常使用的agenda 這個字,就是課題的意思。為什麼「訂定課題」這麼重要?因為它是革新的起點。今日,許多日本企業,都把革新當成首要的經營課題,但坦白說,筆者認為其中八成都只是「扮家家式的革新」。為什麼我敢這麼武斷呢,因為絕大多數的案例,都沒有設定「課題」。所有的革新,都必須實現在解決社會所抱持的「大課題」,所以沒有「設定課題」的地方就產生不了革新。大部分的企業,都失去了「設定課題」這個革新的靈魂,只是在表面上建立起從外部募集創意的架構、或修潤創意的過程,屬於「開放式創新」的狀態,所以只能說他們是「扮家家式的革新」。

  筆者在撰寫前作《如何建立世界最具創新性的組織》時,我採訪了許多社會上公認的「創新人士」,但其中最大的特點是,沒有一人曾想過「要發起一場革新」。他們一定都是出現了具體「想解決的課題」才去從事工作,並不是為了「想要革新」。「革新停滯」的吶喊已經喊了很久,但是造成停滯最大的原因,並不是「創意」或「創造性」出現了瓶頸,而是從一開始就沒有想解決的「課題,即agenda」。

  所以,「設定課題的能力」就變得十分重要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提高「設定課題的能力」呢?關鍵在於「素養」。為什麼呢?若想從眼前熟悉的現實中汲取出「課題」,絕不可欠缺的是「將常識相對化」的手續。舉例來說,只了解日本風俗習慣、生活文化的人,很難思考日本的風俗習慣「為什麼要做這種事」,但是如果是個懂得外國風俗習慣、生活文化的人,那就容易多了。我們常常可以在書店或電視上看到名為「日本人這些地方很奇怪」的書籍或節目,這些內容的成立,都是建構在「日本人稀鬆平常的習慣,外國人看起來卻很奇妙,或是日本人聽到這種評論,也會覺得『聽他們一說的確如此』」的基礎上。也就是說,一個人愈具有地理空間,或歷史時間廣度,就愈能將眼前的狀況相對化。

  所謂的革新,經常包含著「過去視為理所當然的事,不再理所當然」的性質。以往理所當然的事,就是常識,去質疑常識,才能產生革新。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質疑所有的「理所當然」,日常生活就過不下去了。舉例來說,如果一看到信號燈就想,為什麼綠燈「通行」,紅燈「止步」呢?為什麼時鐘是從右往左轉呢?那麼日常生活就會出現大麻煩了。這種常常看到的「質疑常識」訊息太膚淺了。

  在關於革新的論述方面,人們經常會拋出「丟棄常識吧」、「質疑常識」等簡單的提示,但這種提示,卻對「為什麼世上會出現常識這種東西,為什麼它會根植人心,難以動搖」的論點,完全缺乏洞察力。「質疑常識」的行為其實相當耗費成本,然而只有「質疑常識」,才有可能促進革新,這裡就形成了矛盾。

  從結論來說,只有一把鑰匙可以解開這個矛盾,重點不在於人云亦云地學會「質疑常識」的態度,而是要具備分辨的眼力,可以識破哪些是「可以睜一眼閉一眼的常識」,哪些是「必須懷疑的常識」。而空間軸、時間軸上知識的廣度,也就是素養,便能賦予我們分辨的眼力。

  將自己擁有的知識與眼前的現實相比,就能讓普遍性較低的常識──即「只有現在、這裡才適用的常識」浮現出來,史蒂芬.賈伯斯正因為懂得書法之美,才會想出「為什麼電腦字體那麼醜」的疑問。切.格拉瓦正因為學過柏拉圖的《理想國》,才會提出「為什麼世界的狀況會這麼悲慘」。他們沒有默默接受眼前的世界「就是這麼一回事」,而是將它比較相對化。比較之下,就會浮現出「無普遍性」、應該懷疑的常識,而素養的功能就是反映這些常識的一面鏡子。

  【商務人士學習哲學的意義④】防止再次發生悲劇

  最後一條學習哲學的理由,是「防止再次發生悲劇」。很遺憾地,我們過去的歷史都被鮮血所染紅,這是人類窮極無度的邪惡所造成的悲劇。而且我們絕不能忘記,這樣的悲劇全是我們這種極為「平凡的人」的愚昧所導致的。

  過去許多的哲學家目睹了同時代的悲劇,為了將我們人類的愚昧昭告天下,防止那種悲劇再次上演,便思考、談論、書寫克服我們愚昧的方法。人類過去付出了高額學費,從種種失敗中獲得教訓。

  學習了解過去哲學家如何面對問題、如何思考,一方面也是為了學習過去用高學費所得到的教訓,以免重蹈覆轍,再犯與古人同樣的愚昧錯誤。

  參與一般性實務的商務人士,傾聽過去哲學家的指摘,自有其意義。待在象牙塔中的哲學家不能改變世界──也許很多人想到沙特、馬克思發揮的影響力,會覺得這句話有點奇怪吧。但是,這是事實。改變世界的不是那些哲學家,而是實際上參與實務、為每日營生勞心勞力,換句話說,就是現在正在讀這本書的各位。在本書中,尤其是漢娜.鄂蘭那一節會再次提到,世界史上的悲劇主角,並不是希特勒或是赤柬頭子波布,而是選擇追隨這些領袖的、極其「普通的平凡人」。如果說正是這些人才造就出巨大的惡行,人類已付出了高額的學費,而過去的哲學家則寫下了文本作為對價,所以我們這些「平凡人」去學習它,就具有重大的意義,相信各位都能了解這一點吧。

  尤其是,很多人依據個人體驗得到狹隘的知識,建構出世界觀,這些人被稱為實用主義者,但是,我們不能忘了,今日社會上種種問題的發生,都是這種抱持獨特世界觀的人造成的。約翰.梅納德.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著作《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中,就對宣揚錯誤個人理論而感到滿足的實用主義者,有著這樣的看法:

  講求實際的人自認為他們不受任何學理的影響,可是他們經常是某個已故經濟學家的俘虜。

  確實是辛辣的評論。

  我們今後會重蹈過去人類反覆發生的悲劇嗎?還是運用繳出的高額學費,發揮更高水準的智識,以新的形式存活下去呢?我深信,這完全得看我們從過去的悲劇中,學到了多少教訓來決定。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567344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04 無名怨憤──你的「妒忌」是我的商機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


德國的哲學家、古典文獻學者。是現代聞名的存在主義代表性思想家之一。儘管既沒有博士頭銜,也沒有教師資格,他卻在二十四歲就被招聘為巴塞爾大學古典文獻學的教授。但處女作《悲劇的誕生》不受學會青睞,再加上健康問題,辭去大學的工作之後,他一生一直是個業餘的哲學家。學界將尼采的文章視為德語散文的傑作,在德國,國語課本經常選用他的文章。如果按哲學入門書的解說方式來說明無名怨憤(ressentiment),那就是「站在軟弱立場的人,對強者抱著羨妒、怨恨、嫌惡、自卑等交織的情感」。說得白話一點,就是「妒忌」。但是尼采所提出的無名怨憤這個概念,涵括的範圍稍微廣一點,也包含了我們不算在「妒忌」裡的感情或行動。

在伊索寓言裡有個「酸葡萄」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說,狐狸發現了令人垂涎欲滴的葡萄,但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搆不著它,不久狐狸便恨恨地說「那串葡萄一定是酸的,才不會有人想吃它呢」然後離開了。可以說這就是受無名怨憤所束縛的人所表現出來的典型反應。狐狸對那串搆不著的葡萄,不只是單純的不甘心,還把價值判斷顛倒過來──「那串葡萄是酸的」,藉此發洩情緒。尼采把這一點提出來作為問題,也就是說,我們很可能因為無名怨憤,而扭曲了原本的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

懷有無名怨憤的個人,會表現出以下兩種反應,來改善當下的狀況。

①隸屬、服膺造成無名怨憤原因的價值標準。
②顛倒造成無名怨憤原因的價值判斷。

這兩種反應,都會成為我們順心、豐富人生的一大阻礙,讓我們依序思索一下吧。

首先是第一項,被無名怨憤束縛的人,會在隸屬、服膺造成無名怨憤原因的價值標準下,試圖消除心中的怨憤。請想像一下這種狀況,周圍所有人都拿著高級名牌的皮包,只有自己沒有。這時候,當然有人會因為自己其實並不想要,而且也與自己的生活風格、價值觀不合,拒絕這個名牌包,但是,仍有不少比例的人,會買下同款的名牌包,藉此消解心中的無名怨憤。這種狀況並不只限於名牌奢侈品,例如在法拉利等所代表的名車或理查德.米勒所代表的高級手錶世界中,同樣也會發生。
 

 

 

UUTT77EEEE5515TYDWS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health/m9898bp.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34045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苗栗維也納淺橡紋無重金屬地板苗栗柏林灰橡紋圖書館地板苗栗國產PVC地板
西湖地板翻新 新竹北歐白橡防貓抓地板 台中工業風醫院地板苗栗木地板為什麼踩起來有聲音 新竹鄉村風防撞擊地板 新竹暮光灰橡美國認證地板蘆竹舊地板拋磨翻修 新竹耐磨轉數歐洲地板 台中美式工業風海島型木地板新竹進口地板好嗎 新竹室內零甲醛地板 台中維也納淺橡紋防水地板桃園地板直舖一坪多少 新竹閣樓耐刮地板 新竹現代工業風不導電地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gti8ytlz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